今天是
以学正风解决突出问题 对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张国玉
来源:
时间:2023年06月20日
责任编辑:崔程

  “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围绕“以学正风”作出阐释,并从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本报就此推出访谈——

  大兴务实之风,既需要正确的政绩观,也需要科学的方法论

  记者:开展主题教育,抓实以学正风,首先就要大兴务实之风。在您看来,大兴务实之风应从哪方面着手?

  张国玉:要做到“实”,就要避免“虚”。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大兴务实之风,要求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对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大兴务实之风,就是要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在谋划推进工作时,要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工作落实时,要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条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要把这根“指挥棒”高高举起来,让这盏“红绿灯”真正亮起来,始终以此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我们党的事业都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推进的,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中办成的。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对于已经确定下来的任务,必须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责任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记者:务实功、求实效,既需要正确的政绩观,也需要科学的方法论。真正做到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党员、干部应当秉持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张国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绝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能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些谆谆告诫为我们把工作抓实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务虚是指通过加强理论的学习、研究,明方向、出思路、谋战略。务实是指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务见实效。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是实事求是思维方式的应然之义,强调思想、理论和思路对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要重视调查研究,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使制订的方案计划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拍脑门决策、凭感觉指挥。

  把求实效和谋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未来发展,追求长期效果。要统筹兼顾,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大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坚决防止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把倒推思考和正向行动结合起来。强大的执行力是实干精神、实干作风的生动体现。务实功、求实效、谋长远,一方面要从为民造福出发,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具体任务,从长远的目标到近期的举措倒推思考,形成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工作部署和工作节奏。另一方面要根据倒推思考的结果正向行动,从应该做的工作做起,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抓好工作落实。

  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结合起来。为民造福是全面的,需要整体推进。但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工作只能一步一步去做,集中主要力量于主要任务,通过重点突破,取得成效,增强信心,凝聚共识,从而逐步实现整体推进。要敢于担当责任,该做的事知重负重,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勇于直面矛盾,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善于解决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破解难题的思路举措,同时抓好成果运用,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推动工作、优化决策、提高能力的过程。

  把守正和创新结合起来。务实功、求实效,既要坚持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

  弘扬清廉之风,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记者:弘扬清廉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对于错误权力观所带来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予以深刻剖析:“有的认为权力是靠个人奋斗得来的,是辛辛苦苦几十年熬出来的;有的认为权力是千方百计拉关系、找靠山弄来的;有的则更直白,认为权力是花钱买来的,过期作废,不用白不用。在这样的权力观支配下,怎么可能不出问题?”什么样的权力观才是正确的权力观?

  张国玉:正确权力观,说到底就是要搞清楚弄明白:权力从何而来,权力为谁而用,怎样正确用权?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就必须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为民用权必须敬畏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权力,面对权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确保权力的行使都是为了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敬畏权力就要严以用权。领导干部履职用权,一定要严格根据法定责任、法定依据、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来用权,慎重使用权力,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运行,确保权力的使用都是为民造福。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保证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

  严以用权必须做到清廉用权。公权姓公,绝不能私用。明白这个道理,权力才不致被滥用。好干部既要干事又要干净,清廉用权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最基本标准。只有做到清廉用权,牢记公私界限,做到公私分明、大公无私,才能真正做到严以用权,才是真正敬畏权力。

  用权必受监督。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决定了用权必受监督。领导干部拥有权力、行使权力,就要正确认识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主动欢迎监督、诚恳接受监督的胸襟和气度,养成乐于接受监督的良好习惯,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使自己在监督中更清醒、更理智、更谨慎,真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记者:弘扬清廉之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具体应如何做到?

  张国玉: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思想上的固本培元,靠自己内在觉悟的不断提高。有觉悟的人,有大觉悟的人,才能自觉地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刻刻做到吃苦在前,克己奉公,甘于奉献。

  守住内心,筑牢思想防线,关键就是在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时,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做对这些选择,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觉悟了,觉悟高了,在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如何选择等问题时,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找到自己的行为准星,就能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觉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必须在党性修养和党内生活中不断提高,在工作实践和斗争磨砺中不断坚定。

  守住内心,筑牢思想防线,最重要的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是自身觉悟的开始,也是自身觉悟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同时,坚守理想信念,提高觉悟,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需要一辈子学习进步、一辈子改造提高。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特别是要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养成俭朴之风,以良好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记者:方志敏曾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对党员、干部来说,俭朴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作风,一种要求。如何理解新征程上强调党员、干部要养成俭朴之风的重要意义?

  张国玉:崇尚勤俭不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的优良传统。回望党史,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俭朴生活,艰苦奋斗,让人感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美国记者斯诺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密不可分。

  俭朴是一种精神动力,能够起到砥砺意志、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新征程上,面对各种机遇、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保证各项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旦丧失了俭朴之风,身体上沉迷于生活享乐,思想上就容易麻痹大意。奢侈享乐是胸无大志的表现,唯有以俭朴为美,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俭朴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我们党永远秉持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的俭朴之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基业长青。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针对有人拿“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同“资本家吃饭五个碗”作比较的情况,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质朴而深刻的话语,至今仍如警钟长鸣。当前,少数干部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淡薄了,有的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有的甚至从贪图享乐这个“拐点”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教训极为沉痛、深刻。俭朴之风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党员、干部个体要抵挡物欲横流,练就百毒不侵,还在于俭朴之风连通我们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并赢得群众支持,任何时候过“苦日子”的作风都不能丢,任何情况下过“紧日子”的自觉都要增强。

  党员、干部的俭朴之风关系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的俭朴之风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俭奢。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14亿多人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宏伟奋斗目标,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更没有任何理由让各种骄奢淫逸行为滋生。选择节俭,就是选择了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选择了健康和谐的发展模式。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能够为全社会倡导俭朴之风提供引领作用。

  记者:在工作生活中,党员、干部应当如何养成俭朴之风?

  张国玉:要自觉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培养健康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要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始终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要将俭朴之风见诸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工作。平时生活中的“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工作中节约水电、爱惜纸张,婚丧嫁娶仪式有度……这些都是养成俭朴之风的行为。滴水穿石,积沙成塔,日复一日,坚持不懈,风气终成。要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家风不断传承下去,引导子女走好人生路,努力以优良家风助力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尚俭戒奢”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的明确要求。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要保持清醒头脑,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要求自己,主动查找是否存在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等问题,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形成克己奉公、戒奢尚俭的理性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