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战略层面的问题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4     责任编辑:王璐      来源:     浏览次数:

本文专谈我国文化和旅游在战略发展层面的问题、思考及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我国哲人早有告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01
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国
战略意图下的结构化思考

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架构需要高水准的感性思考,而实践目标和任务则需强化结构化逻辑和工程师思维。张艺谋导演操盘两届北京奥运开闭幕式,干的都是从架构到实现的大活,向世界展示了应有的文化风度;余秋雨、王鲁湘与现代传媒一道,带领观众触摸文化现场,回望人地时空的变迁,是将文化在旅行中进行点线还原、活化,通过大众传媒加以放大,给人们以美学和思想的启发。

国家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文化向心力的崛起。文化向心力建设要么面向一国、要么面向全球,这类任务或需求由国家地位决定。正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文化、中国旅游,我们是回望大唐的绝响浪漫、大宋的繁华遗梦,还是面向全球来吸取养分、审视内心、建设自我、引领未来?面对战乱频发、纷争四起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越来越被世界所需要,世界的确需要一个倡导包容并蓄、更富大同理想、更有文明高度的中华文明的再次崛起。

文旅领域的思想解放、文化现代化、旅游现代化的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时下,在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域,认知的局限、过气的叙事、创作的束缚,时而有之;长期以来想要做却没有做、想要做好却没有做好的国家层面的项目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系统营建;行业性浮躁和内卷影响和刺痛文化建设的自然活力、旅游产业的理性繁荣。结合当下国际局势来看,留给中国文旅界的时间已经很是紧迫。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问题本质是如何面向世界、看待自己、面向未来;旅游领域的思想解放问题本质是如何传播价值、影响世界、赋能发展。

1、疫后复苏:从现象看实质。

今年“五一”小长假,到处人挤人,显示出人们对旅行的渴望和市场需求,成都、西安、长沙、三亚等城市以及留坝、凤凰等目的地,人们过节似的欢迎蜂拥而至的游客,业界似乎看到了旅游业恢复活力的强劲迹象。这样的场景几年未见了,的确令人兴奋。各地为此想了很多办法,以推进行业转暖,这是值得肯定的。

透过热闹看门道。这一波假日流量的爆发并非建立在旅游经济结构性优化的基础之上,政府及业界并没有对疫情消退之后旅游供给的升级投入足够的要素、预备足够好的供给;巨大的流量并没有带来可观的客单消费,一些地方过度拼人气带来的幻象并非实质性恢复,如果不能带动新的投资、展业行为,消退亦可能如潮涨潮落般出现;“人挤人”现象并非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表现,恰恰是分时度假体系和旅游市场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即便是在旅游热门城市,还有许多受到疫情冲击的旅游资产深陷衰落,亟待恢复元气,有不少粗放式建设的旅游项目还没热就过气、退场。

此外,大红大紫、流光溢彩,不仅充斥大城市的街区,也装扮了边陲的古镇、乡村,将社会的浮躁面、审美的虚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人想起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所警示的场景: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幻境,大享饕餮之后的人们,最后一个个变成了猪。遗憾的是,那些并非诠释旅游真义的形式和内容营造,为何还能大行其道?这并非市场出了问题,而是决定供给的环节出了问题。

2022年5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1年旅游业发展指数:为可持续和有弹性的未来而重建》报告。报告根据一系列对旅游业发展、可持续性和弹性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全球117个经济体进行了排名,日本从2019年的第4位跃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并列前五,此后是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意大利。我国由2019年的13位下降至第14位。我找来了他们近年来发布的5份报告,动态了解了这个进程,其维度设计和观测方式是科学合理的。

图片

2、文化和旅游:基本特征、发展任务

全时、泛在、所有人——文化和旅游、以及衍生出来的旅游经济,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素的重要尺度。各国政府对旅游业的关注不仅来自于它的GDP贡献度、创造众多就业岗位,还在于其综合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效应。旅游业不仅涉及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与平衡等合作议题,也涉及地区的整体活力、吸引力塑造;从联合国视角来看,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目标的贯彻,旅游业亦是重要的实践路径之一。文化和旅游是展示国家形象、文明程度,增强大国自信的主阵地、主舞台,是特殊的供给,是特殊的事业、特殊的产业。

中国文化和旅游事业及产业体系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财政预算、规模最大的公共投资、规模最大的需求市场、规模最大的从业人口。从疫情爆发前2019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300亿美元),全国旅游业投资达到2.921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为9.1%),国内旅游企业的总负债约为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负债占比较高),全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303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2.8%,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5%;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全国星级饭店10130家,平均房价378.55元/间夜,平均出租率56.7%,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214.65元/间夜,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40424.51元/间。这些数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旅游经济的运行质量,能让人们看到“量大而质不优”的基本现实。

当前,中美在科技、军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和旅游层面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虽然有差距,但守土有责,必须围绕国家战略全局做好工作。一方面面向国民消费需求,打造丰富多样、品质一流的供给体系;一方面以更好的作品、更优质的项目诠释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释放全球影响力、塑造国家软实力。

3、建设文旅和旅游强国:战略指引下的结构化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家文化和旅游的战略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二十大的战略部署,我的学习体会是:不能只从字面上的只言片语上去理解,而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需要,系统地回答“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文化和旅游供给体系——它是面向自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并构建和完善与之相匹配、又相得益彰的待客之道”这个时代命题。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一是必须正视差距。从全球旅游业产业竞争和服务贸易的结算来看,我国还不属于文化和旅游强国的第一阵营,在全球80亿人口中的文化影响力还与大国地位不太相称。我们是旅游贸易逆差国,在关键的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消费额层面,在旅游业市场化投资规模与质量、文化创意内容的生产与交易、文旅科技创新与应用层面,在乡村休闲、户外旅行、海洋旅游、山地观光的供给质量等方面,我们与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追赶区间。

二是必须重视趋势。全球旅游业复苏的进程比预想的迅猛,世界各地都在推进行业升级,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这背后实质是文化影响力竞争、是面向年轻人的竞争。因此,中国文化和旅游界有必要对当下和未来作一次结构化的思考——因为我们不是单纯为了让广大群众图个热闹,一时的热闹也不能解决行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公共政策制定部门、市场主体、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理应不能淡忘这场巨灾带来的余悸,理应不能漠视全球旅游业出现的新动力。

三是停止思想懈怠。国家层面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战略发展,的确需要站在全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层面,做长期且对的系统建设。只有运用结构化逻辑、工程师思维,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并进而关注问题存在的焦点、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种如圣人般的洞察本质上是不存在的,计算机互联网大模型也做不到这些。只有我们自身出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关照,面向真正的发展差距,少一点私心杂念、少一些画地为圈,才能不断发现真义、不断获取内在的动力,多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02
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
要构建什么样的文化和旅游供给体系

请原谅,有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也回答不好,只能追问一二。我查阅了近年来这方面的论文生产情况,遗憾的是鲜有真正有高度和价值的思考,正确的废话太多,话术过气比较明显。

追问一: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旅游?

很多人对文化和旅游的认识有误解,总以为是个一体两面概念,这是很不严谨和严肃的。“文化”和“旅游”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有很强的关联,但区别大于关联。

首先,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习俗和艺术表现等多方面的综合体;文化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面貌,也受到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文化具有精神本质,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而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体验和参观而离开家园到达其他目的地进行的活动;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中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妙;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次,文化关注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精神文明,强调了历史传承,表达了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而旅游则主要关注人们的消费和体验,强调感知、享受和刺激,更加着眼于旅游活动本身的体验和效果。

再次,从广义上看,旅游活动可以理解为是文化活动,但是你不能认为文化就是旅游,或者说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旅游,旅游跟文化是可以简单的联系、融合,但特质是等同的,这是两件事。一个更侧重于社会性,一个更侧重于经济性。

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第22届会议专门定义“文化旅游”,它是指“一种旅游活动,游客的基本动机是学习、发现、体验和消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景点/旅游目的地的产品。这些景点/产品与社会的一系列独特的物质、智力、精神和情感特征相关,包括艺术和建筑、历史和文化遗产、烹饪遗产、文学、音乐、创意产业和生活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价值制度、信仰和传统。”

认知概念上出现的偏差往往是行业浮躁的表现,比如前两年炒作“元宇宙”,但这都不足以影响行业发展问题。文化和旅游概念认知的偏差,实质是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路径与发展理念的偏差问题。对此,见证并亲历我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进程的傅卓洋先生认为,“我感觉到我们旅游产业现在面临这种危机,这个危机不是不仅仅是疫情带来的阶段性波动,而是我们对这个产业的认识从来就没有深入的、有价值的、有见底的认识,相当的浮躁”。他呼吁,旅游业从文化属性来说,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生态、回归传统,旅游业从经济角度来说,应该回归理性、回归规范、回归价值。

旅游界有一些人是很投机的,与房地产开发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一帮投机的吹鼓手,把产业推到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他们误导了产业、也误导了资本,最终的结果是使这个产业失去了资本活力,也使这个产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清要清醒地认识旅游业,认识旅游业的经济价值,也认识旅游业的社会价值,这是一种发展的选择,而不能把它说成是面面俱到的一个全优型产业。旅游业是个防守型产业,不可能产生超额回报,但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你不能说它是一个高投资、高回报产业。资本进入这个产业,究竟是以什么属性、什么身份来进入的,要事先就有一个把握,要严格地有所界定。认识他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的异同点,严格控制那些不讲经济效益的乱投资,特别是一些政府行为,现在这个乱投资我在各地处处可见。

追问之下衍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出国?一个民族的进步在于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而文明的互鉴在于开放、包容、交流、融合,在于开放的旅游政策和旅行环境。而现实的困难是,我们国家的许多从事文化、旅游方面的政府及公共政策研究部门的人士,已经有很久没有出过国门考察、交流了!然而,一个颇无奈的现实是:自从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出版等部门合并成一个长长名字的部门之后,部门主官就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会长”,一年到头有开不完的会——这可都是专业性极强的业务部门啊!只讲部门撤并的减员,不讲是否有利于实际效果,有些改革该改回来的可能还得要改回来,只要能把该干的工作干好,不多那几顶帽子。

图片

追问二:中国文旅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从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发展规划来看,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候,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既定目标。既然如此,我们今天推进文化和旅游的现代化,大概走到了什么阶段呢?我借用哲学层面的分段法一探究竟:

A: 看山不见山;体量小、质量一般、需求增长迅猛阶段。

B: 看山不是山;放量扩张,体系还不完备,需求继续增长阶段。

C:看山只是山;量和体的积累基本完成,质不能满足需求升级。

D:看山不只是山;体系完备、有质有量、自然而然。

E: 以上都不是。

我想,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我们还可以从我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那里找找两国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的差距:

A:旅行接待体系的差异: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2019年,入境美国旅行的平均长度为11天,而入境中国的平均只有5天。如果再算人均消费,不同地区入境这两国所发生的旅行活动,区别就更大了。

B:旅游文化服务水平的差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旅游竞争力排名显示,美国位列榜首,中国排名第13位,其中旅游服务得分方面美国排名前10名,而中国只排名前20名。

C: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的差异: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美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美国开发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更加符合外国游客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如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且产品打包销售更加普遍。

E:文化旅游的体验型差异:携程研究院发布的《国际旅游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更愿意写游记和晒照片,而美国游客则更注重体验和所到之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交流。

图片

追问三:衔接时代命题的重大课题有哪些?

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文化和旅游供给体系——面向自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以及与之相匹配、又相得益彰的待客之道?这是叩问所有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内心的一个问题。往大里讲,这涉及到中华文明的时代表达、新时代中国人的群体气质、新时代中国的整体风貌;往小里讲,就是国家层面的文明成熟度呈现给每个人精神生活的小日子。系统回答这个时代命题,至少要解决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大课题:

一是中国旅游在全世界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心中究竟要塑造成什么的总体调性?是非凡的大国气度、丰富的自然人文、动人的发展故事,还是启迪心灵的文化觉悟?

二是中国旅游业如何在气候变化、流行病、意识偏见、以及不均衡的国际旅行环境等因素持续影响下,构建有中国特色、产业韧性、丰富多元、令人向往的全球目的地体系?

三是中国旅游业在全球服务贸易格局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旅游业赋能双向发展、文化赋能交往交流、科技和金融促进公平与共享的价值?如何更有效地衔接流量获客、目的地营造、能力建设与共享发展需要?

四是中国旅游业如何克服行业性浮躁,将工匠精神落实到目的地营建和内容创作与供给的方方面面,包括避免过度开发、过度建设、过度营销问题,持续改善国家及旅游城市与旅游企业层面资产负债表质量?

五是中国旅游业如何提高旅游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效能,特别是如何提高公共政策供给的专业性、技术性、引导性——而非投喂性、短期性;如何瞄准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圈层化、内卷问题,不断优化、更新旅游城市和旅游业主官、以及旅游经济部门和旅游业从业者的专业能力,避免出现行业性“过气”问题;如何克服盲目自信、以宣传代替传播的问题?

六是中国旅游业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文化创意与旅游科技领域的创新差距问题,如何围绕中华文明倡导的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创作出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工程载体;对世界而言,代表中华文化、中国旅游的国家现代化工程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专门建设?

七是如何持续优化中国旅游业发展生态,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解放和发展旅游业投资、运营、创作生产力,支撑自然和人文领域的创作和市场繁荣,在全球文化和旅游市场构建强大市场号召力和人才吸引力。

如果不盯这些重大问题、不真正思考和解决好这些重大问题,我国文化与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就无法与国际地位相匹配,中国文化和旅游的战略崛起就会陷入自说自话的自嗨体系,就会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后腿。

当然,推进国家层面文化与旅游的战略崛起,事关事业发展与产业繁荣的方方面面,这不是文化与旅游部门一家作为就能干出来的。政府系统的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交通、科技、工信、生态环保、教育、金融、国防教育等部门,和群团系统的宣传、网信、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还有立法和司法部门,都责无旁贷。

追问四:什么是世界级的待客之道?

世界级的待客之道是世界性目的地之所以被认同的价值基石。日本在强化“观光立国”政策进程中,就将待客之道作为重要内涵进行建设,生发传统、又具现代意义的待客之道正是日本旅游所倡导的竞争力。

世界级的待客之道,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自在的尊重。尊重游客的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为游客提供符合自身文化价值与需求的服务,给予游客理解和尊重;同时,以合适的方式、更高层次的体悟感让他们体验到本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基于共识的个性服务。包括便利的出行、规范的导览,周到的咨客、语言的通用等,能提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娱乐、用餐、住宿等系列服务;在食品安全、卫生环境、专业的预订与行程顾问。

三是可信可靠的质量管理。必须有能力确保游客的安全和健康,营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在游客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应该提供必要的协助,及时处理游客的问题。

四是基于在地文化挖掘的艺术、建筑、环境营造。

五是保持谦逊和微笑,真实和诚信。

能列的因素还有很多,但这五条,是共通的,也是最难的。



03
九个观察

有的问题,我自己也得不出答案或观点,只好保持观察。

观察一:疫情之下真实的市场跳动。2021年以来,全球旅游业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忙什么?旅游目的地、客源运营商、交易居间平台和投资机构,谁的苏复最好?谁的复苏最难?谁在这个过程中获利最多?

图片

观察二:怎么衡量一座旅游城市的发展质素?以旅游业为主业的旅游城市,其城市经营与旅游业经营与其他城市有着显著的差别,不仅肩负承接国内需求的责任,更肩负承接国际旅游者、扩大旅游贸易顺差的主责。疫情之后,这类城市普遍处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旅游业复兴的交汇期,怎么科学统筹各类发展需要,如何链接最优质的行业发展要素,这需要很专业的水准和开阔的视野,必须考虑好国内、国外两个变量,回答好时代赋予的发展之责。

观察三:全球产业资本对泛文化旅游业的投资、并购热点出现在哪些领域?主要旅游企业的投资驱动力来自于哪里、政府对旅游投资的支持框架如何创新、新形势下中小微旅游项目投资的方向及主要挑战来自哪里?政策性刺激行业复苏的手段只能是在减税、降费、让价方面,目的并非是让受援一方空转,而是要恢复能力、经营活力,特别是通过运营对资产保值。这的确是最好的窗口期,也是风险最大的窗口期。在这个阶段,政府资本是极佳的资本运营时机,也是能给市场输入信心的阶段,但是并不是说政府的资本可以取代市场主体,如果这样,势必造成更大的风险。

观察四:ESG与可持续旅游问题。从本质上讲,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涵盖了标准财务报告通常未涵盖的所有重大非财务主题。鉴于旅游业经营者、环境和社区之间的直接互动,ESG对旅游企业的重要性可以在客户获取、客户保留、管理风险和法规、获得可持续融资或管理投资者关系等领域清楚地看到。因而,正确的作法通常是:(i) 优化利用环境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ii) 尊重东道社区的社会文化真实性;(iii) 确保可行的长期经济运行,包括稳定的就业和对减贫的贡献。可以这么说,你的企业越是有知名度,就越应该要导入ESG;你的景区越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早一些导入ESG并披露其信息。

观察五:山地旅游的未来。山区是大约11亿人的家园,一直吸引着对自然、营地、民宿以及徒步、登山和冬季运动等户外活动感兴趣的专业级游客,山地还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充满活力的当地文化吸引着到访者。2019年,全球10个山地最多的国家接待了全球8%的国际游客,人数达3.75亿人次,这是一块高价值市场。通过对山地可持续理念的导入和高效率的管理,就能以较低的进入成本、极低的生态代价获得较高的产出,从而获得为旅游业导流、应对季节性波动、完善旅游业态的手段。不过,其挑战是如何让整个价值链的公共和私营利益得到有效平衡。

观察六:如何创造基于生成式 AI 构建的个性化旅行场景。近年来,改变了消费者和旅行者预订和计划假期方式的技术归功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随着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 (ML) 和自然语言处理 (NLP)在内的多个先进系统的导入,旅游业者现在能够密切监控旅行者出行的趋势,并提升从预订到验证的全程在线信息反馈。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可以帮助生成新文本、图像、音频、代码和合成数据的几类AI算法,这将是助力旅游业迈入智能化时代的超级支撑平台。到2025年,这些系统将产生所有数据的10%,从而使人类的活动被精准地记录和反馈在智能制造与服务体系中。

观察七:乡村旅游的未来。乡村旅游具有刺激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巨大潜力,因为它与其他经济活动具有互补性,它对GDP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贡献,以及它促进需求及时分散(对抗季节性)和更广泛的需求的能力领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改善生计和抗击人口减少是旅游业为农村地区提供的最常被提及的机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以及环境保护也是乡村旅游的最大潜在收益。不过,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挑战也明显:高度依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农业人口减少且缺乏技能性培训、季节性和农产品竞争力,以及金融系统的限制、农村地区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的限制、管理自然资源退化的影响以及处理数据、数字化和知识管理的限制。

观察八:旅游业的叙事变革。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围绕旅游业建立新的叙事方式,将其作为发展和转型的力量。为此,世界旅游组织在第118届执行理事会上举办了一场特别专题会议。除了评估旅游传播的演变,探索当前和未来的机会,以便在传统媒体和内容平台上更有效地将旅游业描绘成促进发展与和平、合作的重要驱动力。从行为、技术与传播平台融合的角度来看,创作者如何越来越多地超越与旅行相关的内容,转而关注可持续性、完全沉浸在目的地的问题;内容创作与传播实时化,多模式自动生成的能力,使旅游与生活的界面混为一体。人们越来越关注将旅游业与妇女赋权、社区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等问题联系起来的内容,创作者有机会影响游客的旅行选择和行为,特别是影响年轻消费者以更负责任和道德的方式旅行。

观察九:旅游经济运行统计问题。旅游统计是世界性难题,但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个难题将会被算法和算力所攻克。全球旅游业的运行数据都不用造假了,是什么样就怎么样。一个双向透明的旅行时代的来临,旅游将会更具有个性化订制的特点。


04
七个建议

建议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旅游科技生成端与全球领先水准同频共振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大模型对个体化体验的支撑会历史性地涌现在旅游端,实体空间、虚拟空间、虚实融合空间都成了旅游业可以展业的经营界面,进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私人订制性质,也历史性地将旅游者从消费者向创作者、生产者、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进化,与此相关联的旅行教育、技术训练也会突破条件的限制。因此,业界须密切关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基于大模型底层技术的应用开发,率先打造更前沿的新技术体验场景和旅游范式,创造前所未有的旅游新经济。

建议二:文旅供应链国际协作问题。旅游业供应链上的关键要素是与国际上一流的专业人才、创作环境设施、科技产品、制作工场的供需衔接,这同样存在意识形态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包括电影工业、沉浸演艺、主题公园等在内的泛内容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合作会越来越难。应思考如何促进在这些领域的专业合作,在创作、生产、出品层面扩大中国元素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

建议三:文旅项目可持续投融资问题。打造高水准的旅游项目不可避免地涉及可持续投融资,包括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在内,无一不是优先解决这方面的规划及路径安排。创作一个高水准的旅游项目,往往在创意设计、技术研发与实验、商业模型、业主组建、基建工程、筹开业、整合推广、商业运营、资产管理等环节,涉及大量资本与流动性保障方面的协调管理。因此,在资本、资产及流动性要素的融通、保障上,资本的供给方、项目的需求方、政策的供给方必须找到并建立可持续的模式,而现有的机制是基本行不通的。

建议四:如何科学引导微度假、小旅行。疫情之后,社会对自然的亲近愿望越加普及化,这是需求侧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积极的变化——人们在自然界所能感悟到的,远比在房间里的要多。不过,基于自然地的生态旅游场景的营造绝非易事,不能过于简单地做,相反这是更高水准的营造标准,对美学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更多。因疫情对远距离旅行的限制,人们不得已选择郊游或就近露营,这也激发了小旅行的兴起,逐步成为中低消费和精致化旅游市场的代表之一。走向山川田园、近郊牧野,这是旅游市场逐步个性化消费的必然,但它与从众心理是一致的,只不过更强调个体化体验和收获,它给行业带来的新利润区,并非主要基于场所的消费,而是基于旅行装备制造业的消费升级。

建议五: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认知问题。对旅游业认知的偏差、执政理念的认知偏差,造成一些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地方出现假、伪、虚、妄的旅游场景,使得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受到损害,亲近自然和人文是旅游的本质需求,必须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资产的保护和尊重。我在国内实地调研了不少县域,如陕西留坝县、山西云州区、湖南桑植县等等,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是做得比较好的典范,这客观上为当地旅游体系的升级营造提供了世界级条件。

建议六:创建一批影响深远的国家级文化旅游工程。旅游业根本的复苏将由技术和创新驱动,成功取决于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大长征、大运河、大长城三大文化旅游工程的运作应强化公益化运营逻辑,借鉴史密森尼学会的运营模式,以公益基金会模式统一进行专业化运作。我们在航空航天、海洋海岛、雪山森林、国防教育等领域,还缺乏对青少年教育有极强大震撼力、吸引力的项目,我们在海外华人社区还缺乏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工程品牌项目,我们在面向未来的太空旅游方面、低空旅行方面缺乏工程性的探索和投入。

建议七:选优配强重点旅游城市的党政领导班子,全面优化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与产业监管的体制机制;文旅部门事务多、活动多,思考时间太少,能指挥调动的资源太少。文旅部门对所关联的国有企业要有业务评价权。

来源:政邦智库
作者:罗晴秋, 政邦智库高级研究员
原题:文化和旅游:战略层面的问题与思考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Copyright©2017-2022   河南旅游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