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手段不断翻新,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已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侵害目标。为切实筑牢校园反诈防线,全面提升学生的防诈、识诈、反诈能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校园内的发生,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现就做好 2025 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建一支反诈宣传志愿者团队
各学院需组建一支由辅导员牵头、学生骨干为核心的反诈宣传志愿者团队。团队成员应经过前期培训,熟练掌握各类诈骗案例、防范知识及宣传技巧。志愿者团队需制定常态化宣传计划,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团”等“三进”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二、打造全方位反诈宣传阵地
各学院要将反诈宣传融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定期发布反诈知识推文、短视频、案例解析等内容;针对诈骗新动态、新手段,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学生提高警惕。在教学楼显著位置设置反诈知识宣传内容,努力达到“三有”,即:进出口有防范宣传标语、公告栏有防范宣传海报、大屏幕有防范宣传视频。
三、组织签订反诈责任承诺书
通过组织全体学生签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反诈须知》的形式,提醒警示学生。承诺书签订后,由各学院统一收集存档,建立学生反诈承诺档案,通过“签字立信”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
四、开展全覆盖集中警示教育
结合案例,普及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及防骗技巧知识,普及涉“两卡”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以及使用“翻墙”软件的安全风险和法律责任,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此类行为的危害性;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一次扎实有效的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宣传警示要做到“不漏一班、不漏一人”。
五、落实三个100%
各学院需全面推进“三个100%”工作,织密校园反诈防护网。
(一)100% 安装注册国家反诈 APP
组织学生统一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指导学生完成注册并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姓名、学号、手机号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同时,督促学生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在APP设置页面打开“定时APP自查”,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保障APP正常发挥预警作用。
(二)100% 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公众号
引导学生通过微信搜索“国家反诈中心”公众号并关注,提醒学生定期阅读公众号发布的反诈资讯、案例警示和预警信息,主动学习反诈知识。
(三)100% 落实预警劝阻
形成“预警-劝阻-教育-整改”闭环管理,确保反诈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通过班级群、宿舍走访等方式,发挥班级骨干、宿舍长“探头”作用,及时了解学生是否遇到可疑情况;根据预警劝阻系统和民心桥系统对待预警学生通过电话、面对面等形式及时进行劝阻和反诈教育,并填写《反诈预警见面劝阻单》确保反诈预警劝阻档案的完成性。对易受骗的重点人群(如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实施“一人一策”精准防范,由辅导员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定期开展针对性提醒,杜绝学生被诈骗情况发生。
六、开展特色宣传教育活动
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策划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的特色反诈宣传教育活动。过特色活动,将反诈知识与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相结合,提升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提炼可推广的做法 。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
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校园反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由学院负责人牵头的反诈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覆盖到每一位学生。
(二)注重实效,杜绝形式
宣传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聚焦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易受骗场景,避免空洞说教;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坚决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三)按时报送,规范存档
信息报送:各二级学院在开展专项行动中,参照宣传部文明创建要求整理活动资料(方案、开展情况、新闻稿、5张高清照片、活动总结等资料的电子和纸质版),于11月14日前报行政楼一楼电梯东侧第一个房间闫芳芳老师处(电子材料发至zzlybaoweichu@163.com邮箱,纸质版需加盖公章)。
附件1: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
保卫处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