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青春返乡践初心,微光成炬绘新程(三): 和瑶暑期社会实践个人优秀事迹

发布时间:2025-09-24     责任编辑:李书舟      阅读次数:

为深刻领会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代表座谈时所强调的重要精神,秉持“在学习中成长,在服务中奉献”的宗旨,数字经济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领青年学子回归故土,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24级市场营销3班和瑶在暑假实践中接触到了许多新的事物,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经历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段新的磨炼历程。在暑期,经朋友介绍,她加入了“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志愿服务队,成了一名志愿者,开展农厕改造后续使用情况调查,用脚步丈量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初到村里,她发现不少村民对改造后的厕所“不敢用”。有的老人觉得冲水式厕所费水,宁愿继续用旧旱厕;有的农户反映化粪池清理不及时,夏天有异味。为摸清情况,她和队友们分片走访,带着手绘的问卷表,用方言和村民拉家常——在文华村,好多上了年纪的奶奶说“不会调冲水按钮”,她蹲在厕所里手把手教她们;在村里,好几户村民抱怨清理难,她们立刻记录下位置和问题,反馈给村里的环保部门。

除了调查,她还当起“宣传员”。在村广场支起展板,用视频讲解“三格式厕所”的好处;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检查厕具零件,联系村公所更换损坏的冲水阀。有户村民因嫌麻烦把改造厕所用作储物间,她和其他志愿者多次上门,结合“夏季蚊虫少、家里更干净”的实际好处劝说,最终帮村民重新启用了新厕所。

5天的志愿活动里,她累计走访100来户,整理出“使用误区”“维修需求”等5类问题清单,形成2000字的调查报告提交给村公所。离开时,看到村民们熟练使用新厕所,村口公告栏贴出了“化粪池定期清理”,她真切感受到:志愿服务不是“走过场”,而是用耐心和细心,让好政策真正惠及每一户村民,让乡村的“小厕所”装下大民生。

对自小没靠自己能力赚取一分钱的和瑶而言,暑期实践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学习体验的机会,这也是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今后遇到什么,都会使她更加成熟,更加踏实,更加坚定。

实践落幕,青春不息。青年学生将家长里短、短视频的点赞、老人的第一通视频电话、博物馆里的宣誓声、孩子们画下的彩虹桥,化作一张张“返程的船票”,藏进行囊。青春因实践而厚重,家乡因青年而焕新。数字经济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汇聚更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微光成炬,照亮前行之路。

版权所有Copyright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数字经济学院 

  网站备案:豫ICP备08106402号 郑公信备4101000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