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单位:
根据《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申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了匿名评审。2025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共有47项获立项,其中重点项目9项,一般项目38项。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通过结项97项,获奖31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经主管校领导审核,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具体信息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5年7月7至7月9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电话或书面向学校科研外事处反映,反映问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请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请本人签署个人真实姓名,不报或不签署真实姓名的,以及不提供具体事实材料的,一律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61130070、61130032
附件1.郑州旅游职业学院2025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一览表
2.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2025年结项、获奖结果一览表
科研外事处
2025年7月7日
附件1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2025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一览表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立项类别 |
1 | 数智时代短视频助力河南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 陈昱欣 | 重点项目 |
2 | 复叠式空气源热泵酒店热水系统运行机制与能效提升研究 | 苏帆 | 重点项目 |
3 |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价值链延伸与消费升级研究 | 程婕 | 重点项目 |
4 | 数字视听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 张媛 | 重点项目 |
5 | AIGC赋能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 千梦圆 | 重点项目 |
6 | AI与视觉艺术融合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 李甜甜 | 重点项目 |
7 | 数智化背景下河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 贾靖 | 重点项目 |
8 | 河南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与文化基因图谱构建 | 焦金英 | 重点项目 |
9 | AIGC+文旅融合:河南沉浸式消费场景创新与智慧化精准营销路径研究 | 魏娜 | 重点项目 |
10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 崔翔 | 一般项目 |
11 | 产教融合视域下中原红色文化基因融入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 熊蕊 | 一般项目 |
12 | 数智化背景下河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 许冬梅 | 一般项目 |
13 | 数智化背景下河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 李爽 | 一般项目 |
14 | 精神物化视角下--红旗渠旅游景观“沉浸式教育”对青少年研学旅行者效果评估研究 | 段会利 | 一般项目 |
15 | 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 秦亚红 | 一般项目 |
16 | 低空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 李晓琳 | 一般项目 |
17 | DeepSeek赋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研究 | 庞起侠 | 一般项目 |
18 | 数据赋能驱动的郑州文旅响应式治理体系研究—基于过境客流转化与文旅场景协同治理的实证分析 | 张东月 | 一般项目 |
19 | 短视频助力河南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 韩笑 | 一般项目 |
20 | 河南省博物馆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高梦梦 | 一般项目 |
21 | 低空经济视角下郑州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贾臻 | 一般项目 |
22 | 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 | 芦冰 | 一般项目 |
23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河南红色文旅与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路径 | 杨璐 | 一般项目 |
24 | AI 赋能黄河文化数字化转化创新研究 | 柴蓓 | 一般项目 |
25 | “共生发展与数字创新”助力郑州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博物馆智慧化服务为例 | 王雨晨 | 一般项目 |
26 | 基于“Z世代”体验驱动下郑州红色文化遗产数智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 金艳 | 一般项目 |
27 | AI赋能高校教师数字素养:职业教育场域的现状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 | 丁春艳 | 一般项目 |
28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与路径研究 | 胡相云 | 一般项目 |
29 | 短视频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干预研究 | 杨伟娜 | 一般项目 |
30 | AI赋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路径研究 | 张爱梅 | 一般项目 |
31 |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 李亚男 | 一般项目 |
32 | 文旅赋能城市休闲街区更新的郑州实践路径探寻 | 郭盼盼 | 一般项目 |
33 | 文化基因数字活化与文旅治理现代化——数智化转型中河南文旅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建构 | 蓝圆圆 | 一般项目 |
34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旅游体验场景创新研究 | 侯怡琳 | 一般项目 |
35 | AIGC时代下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霍振涛 | 一般项目 |
36 | DeepSeek赋能职教数字化转型困境:校企基础设施矛盾凸显 | 宁若晨 | 一般项目 |
37 | 河南省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研究 | 王桂凤 | 一般项目 |
38 | 线上线下指导对超重/肥胖大学生体重管理和认知行为影响的研究-以郑旅学生为研究对象 | 韩小存 | 一般项目 |
39 | “双轨并行”模式下中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 | 杨慧丽 | 一般项目 |
40 | 数智化背景下婚庆新业态与河南文旅消费场景融合研究——基于婚庆专业大学生创业项目"造梦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 | 许莹 | 一般项目 |
41 | 数智化背景下中原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研究 | 张雪艳 | 一般项目 |
42 | “共生发展与数字创新”助力郑州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 袁雪霞 | 一般项目 |
43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 王亚绮 | 一般项目 |
44 | 生成式AI驱动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动态课程构建与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 邹喆 | 一般项目 |
45 | 数字赋能河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与培养路径研究 | 朱晓蕾 | 一般项目 |
46 | 银发经济视域下郑州文旅康养的发展研究 | 陈晓静 | 一般项目 |
47 |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 程贵林 | 一般项目 |
附件2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2025年结项、获奖结果一览表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结项情况 | 获奖情况 |
1 |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路径研究 | 郑月月 | 结项 | 一等奖 |
2 | 基于双循环视角的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贾玉芳 | 结项 | 一等奖 |
3 | 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文学资源挖掘与旅游发展研究 | 魏娜 | 结项 | 一等奖 |
4 | 在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现况调查及易筋经干预作用观察 | 位慧娣 | 结项 | 一等奖 |
5 | 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传承研究 | 焦金英 | 结项 | 一等奖 |
6 | 豫菜预制化关键技术研究 | 胡志霞 | 结项 | 一等奖 |
7 | 郑州市乡村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桑小林 | 结项 | 二等奖 |
8 | 高职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以职业技能竞赛促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 李霞 | 结项 | 二等奖 |
9 | 商都文化的发掘与弘扬对于新时代河南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 张捷 | 结项 | 二等奖 |
10 | 数智赋能黄河流域(郑州段)非遗文化传承 | 杨慧丽 | 结项 | 二等奖 |
11 | 黄河文化“根”与“魂”的河南体现研究 | 柴蓓 | 结项 | 二等奖 |
12 | 河南省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韧性协同演化研究 | 李亚男 | 结项 | 二等奖 |
13 | 河南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 | 付媛媛 | 结项 | 二等奖 |
14 | 拓宽郑州文旅文创新赛道的对策研究 | 张莹 | 结项 | 二等奖 |
15 | 新质生产力赋能河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探究 | 贾靖 | 结项 | 二等奖 |
16 | 文旅新场景中郑州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路径创新研究 | 黄安定 | 结项 | 二等奖 |
17 | “一带一路”背景下黄河文化国际化传播研究 | 彭喆 | 结项 | 三等奖 |
18 | 高职院校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式探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 周苗苗 | 结项 | 三等奖 |
19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河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策略 | 许冬梅 | 结项 | 三等奖 |
20 | 系统观念视阈下高职院校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研究 | 刘畅 | 结项 | 三等奖 |
21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 杨璐 | 结项 | 三等奖 |
22 | 基于银发经济的郑州市适老设施空间错位测度研究 | 王轩 | 结项 | 三等奖 |
23 | 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 陈秋颖 | 结项 | 三等奖 |
24 | 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点及对策研究 | 秦娟 | 结项 | 三等奖 |
25 |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背景下豫菜守正与创新发展研究 | 娄世垚 | 结项 | 三等奖 |
26 | 社团活动对高职生就业创业实践教育作用研究 ——以承藝社为例 | 麻梦琳 | 结项 | 三等奖 |
27 | 数字化背景下河南博物馆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 宋悦 | 结项 | 三等奖 |
28 | 文旅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以建设小型创意博物馆空间为例 | 武南叶 | 结项 | 三等奖 |
29 | 智慧教育背景下河南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 | 房媛 | 结项 | 三等奖 |
30 | 郑州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 杨鹏飞 | 结项 | 三等奖 |
31 | 郑州文旅文创融合下酒店数字化创新策略研究 | 王琳琳 | 结项 | 三等奖 |
32 | “互联网+”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 张凯 | 结项 |
|
33 | 航天高温合金CBN刀具切削扩散磨损机理与调控 | 邹喆 | 结项 |
|
34 | 基于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效能提升装置开发 | 孟小杰 | 结项 |
|
35 | 新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常晓霞 | 结项 |
|
36 | 文旅融合背景下郑州市研学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 付晓玉 | 结项 |
|
37 |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牟县城郊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 王子 | 结项 |
|
38 | 新质生产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研究——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余晓岚 | 结项 |
|
39 | 基于行人重识别技术的景区走失儿童搜索算法研究 | 齐梦林 | 结项 |
|
40 | 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党员培养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葛秀丽 | 结项 |
|
41 |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趋势与郑州应对策略研究 | 苗爽 | 结项 |
|
42 | 香糟的生产工艺研究及在烹饪中的应用 | 韩小存 | 结项 |
|
43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苏帆 | 结项 |
|
44 | 装配建筑视角下酒店式公寓设计策略研究 | 张雪艳 | 结项 |
|
45 |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杨洁 | 结项 |
|
46 | 郑州“设计之都”发展格局下高职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韩志孝 | 结项 |
|
47 | 河南省老年旅游中的社会排斥维度及形成原因研究 | 朱晓蕾 | 结项 |
|
48 | 基于产业学院建设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周崴 | 结项 |
|
49 |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 程贵林 | 结项 |
|
50 | 元宇宙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 张翠娟 | 结项 |
|
51 | 基于游客感知的郑州市旅游休闲街区业态开发现状及特色对策研究 | 田雪梅 | 结项 |
|
52 | 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 王伟霞 | 结项 |
|
53 | 基于乡村振兴的河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 张丽 | 结项 |
|
54 | 文旅融合背景下郑州市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策略研究 | 蓝圆圆 | 结项 |
|
55 |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郑州市旅游休闲街区业态发展策略研究 | 段会利 | 结项 |
|
56 | “文创+”视域下河南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研究 | 李爽 | 结项 |
|
57 | 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产业升级与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研究 | 任莹莹 | 结项 |
|
58 | 河南文旅融合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 | 郭守信 | 结项 |
|
59 | 河南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以红旗渠红色旅游IP形象设计为例 | 赵晴 | 结项 |
|
60 | 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 吴萍 | 结项 |
|
61 |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以信阳为例 | 朱珂 | 结项 |
|
62 | 打造中华文明河南标识路径研究——以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为例 | 张侃 | 结项 |
|
63 |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AGIL”模型视角 | 程鹏 | 结项 |
|
64 | 高质量发展视阈下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研究 | 杨瑾 | 结项 |
|
65 | 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研究 | 严剑冰 | 结项 |
|
66 | 数字经济时代河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 贾晓雪 | 结项 |
|
67 | 新时代高校职务犯罪预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郭杰 | 结项 |
|
68 | 河南省提升“四条丝绸之路”优势研究 | 王莉 | 结项 |
|
69 | 河南省文旅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 孙亚辉 | 结项 |
|
70 | 河南旅游文化新媒体传播路径研究 | 张琪 | 结项 |
|
71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研究 ——以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 | 许莹 | 结项 |
|
72 | 高职院校构建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研究 | 胡相云 | 结项 |
|
73 | 高校学生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 李冰 | 结项 |
|
74 | 郑州市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 | 王小会 | 结项 |
|
75 |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前厅经营与管理》课程优化研究 | 曹晋芳 | 结项 |
|
76 | 数字时代郑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 | 王雨晨 | 结项 |
|
77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 王桂凤 | 结项 |
|
78 | 数字经济背景下郑州物流业智慧化发展路径研究 | 牛波瑞 | 结项 |
|
79 | 数字时代河南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策略研究 | 赵利肖 | 结项 |
|
80 |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 张莉莉 | 结项 |
|
81 | 高职人文素养课程思政多维度建设研究 | 侯冬梅 | 结项 |
|
82 | 河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现状、思路与对策研究——以马街书会为例 | 贾晓雅 | 结项 |
|
83 | 文旅融合视角下嵩山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 侯宁波 | 结项 |
|
84 | 高职院校数智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为例 | 石磊 | 结项 |
|
85 | 郑州口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 李晓琳 | 结项 |
|
86 | 钛合金抛光热诱发表面特性演变规律及机理研究 | 张培彦 | 结项 |
|
87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河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 | 霍磊 | 结项 |
|
88 | “三全育人”背景下心理健康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高深 | 结项 |
|
89 | 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庞起侠 | 结项 |
|
90 | 数字经济助推郑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 安锦锦 | 结项 |
|
91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 | 李培培 | 结项 |
|
92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沉浸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 关八一 | 结项 |
|
93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河南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朱琳 | 结项 |
|
94 |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郑州全面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 王娜 | 结项 |
|
95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感研究 | 陈晓静 | 结项 |
|
96 | “一带一路”背景下黄河文化外语传播探究 | 习晓庆 | 结项 |
|
97 |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非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吴丹 | 结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