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师生家国情怀,9月3日,国际旅游学院组织全体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全体教职工集中于艺术中心同步观看,全体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线上平台、电视等方式自行观看。


学生们通过多样化渠道同步观看阅兵式,均受到强烈思想触动。当抗战老兵乘车方队缓缓驶过,老兵们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胸前佩戴的功勋勋章在镜头下熠熠生辉,这一场景令学生们深受震撼。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勋章背后是老兵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立下的赫赫战功,是抗战精神的生动载体,纷纷表示将以老兵为榜样,主动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青春根基。



此次集中收看活动,既是国际旅游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有效激发了全体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时代责任感。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红色主题教育体系,常态化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师生以伟大抗战精神为精神动力,立足旅游学科专业特色,为推动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观看感想
当三军仪仗队以分秒不差的步伐穿过天安门,当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我看到的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个民族对和平的庄严承诺。维和部队方队的蓝盔,让我想起旅游英语课堂上常讲的“Human Security”理念;民兵方队挺拔的身姿,恰似我们培养的旅游英语专业——她们用专业素养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每个方队都是立体化的国家叙事,正如我们需要用英语向国际学生阐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站在外语教育一线,我更加坚定要培养既懂专业又通国情的复合型人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和平的使者,用语言搭建理解之桥。这场阅兵启示我们:真正的强大,是让世界听懂中国维护和平的决心。
——国际旅游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旅游英语教研室主任 景艳
80年前,虽山河破碎,但众志成城。今天,天安门前的红旗与银鹰,写下铮铮的和平誓言。80年岁月沉淀,抗战精神从未褪色;新时代使命在肩,育人初心始终滚烫。作为育人一线的辅导员,我会把对家国的赤诚,化作每一次与学生的促膝长谈、每一场思政小课堂的精心筹备,每一次实践活动的全力以赴,让爱国情怀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愿以吾辈之耕耘,育时代之栋梁,与万千教育者并肩,为祖国的盛世华章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
——国际旅游学院辅导员 刘平平
观看纪念大会,现场庄重的氛围瞬间将我带入深沉的敬意与思考中。飘扬的国旗、整齐的队列、铿锵的致辞,每一个细节都传递着对胜利的珍视、对先烈的缅怀,更彰显着中华民族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80年前,无数先辈挺身而出,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了民族独立、世界和平。如今,硝烟早已散尽,但那段历史留下的精神力量从未消散。大会不仅是一次记忆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和平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需要一代代人用心守护、用实力捍卫。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史为鉴,将先辈的精神融入成长之路。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奋斗中担当使命,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我们必将扛起时代重任,让和平之花永续绽放,让民族复兴的征程行稳致远。
——国际旅游学院24级应用英语2班学生 鲁艺蕊
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后,我的感悟尤为深刻。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完全胜利,不仅洗刷了百年民族耻辱,更开启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
如今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但历史的回声从未远去。我们外语人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既要向内深耕民族记忆,传承抗战精神中的坚韧与担当;更要向外搭建沟通桥梁,用专业能力向世界阐明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化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双向对话——我们要让世界听懂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发展的时代强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语言为舟、以文化为帆,既做中华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
——国际旅游学院24级应用韩语1班学生 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