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召开专题教研会议,聚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绪论部分——“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展开深入研讨。本次教研会旨在深化教学理解,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教研会由教研室主任张秋燕主持并主讲,围绕绪论课的核心目标与重难点,进行了系统的说课展示。说课内容紧密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展开:一是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伟大成就与时代内涵,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理解青年与时代的关联;二是深入解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三是详细阐述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修身立德、明法笃行是成长成才的必备基础,激发其学习本课程的内在动力。
张秋燕在说课中强调,绪论课是开启整个课程学习的“第一扇窗”,至关重要。讲好绪论课,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触动心灵、引领方向,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程的整体性认知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
随后,会议重点围绕如何“讲好课本里的中国故事”这一课堂实践活动设计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将理论阐述与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相结合,是破解理论教学抽象化、提升课堂吸引力的有效途径。讨论中就故事素材的遴选、叙事方式的创新、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思想深度、汲取法治精神、升华道德情感等具体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初步形成了若干可操作的教学实践方案。
本次教研会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氛围热烈。它不仅为全体授课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教学重点与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