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1

 通知公告更多>>

当前位置: 评估首页>>评估知识>>正文

评估知识问答(三)

发布时间:2014-01-18     责任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高等层次。它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答: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三是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5、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什么?

答: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6、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7、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指什么?

答:“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8、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从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既有别于本科教育学科型、又有别于中专中技教育操作型的专业理论与岗位技能紧密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9、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应具有哪些特色?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行业(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0、什么是“订单式”培养?

答: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开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企业的“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

11、什么是“双证书”制度?

答:“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必须清楚,“双证书”中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应该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2、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产学结合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

(2)产学结合,不仅包括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层面的结合,又包括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专业岗位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后者的结合是其核心部分;

(3)产学结合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双向性的特点,形式也有多样性的特点;

(4)产学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13、教育部对“双师素质”教师是如何认定的?

答:“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

(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己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14.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答:体现在总体治学方针上的特色—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特色专业、人才特色等;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15、今后高职教学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什么?

答:核心是课程、教材建设,重点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推进课程改革,要使设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的学生,毕业时有80%以上能够拿到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相当部分专业毕业生要获得“高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1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答:“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17、当前迫切需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我们应如何转变观念?

答:一是要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二是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三是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18、如何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答:(1)要深刻认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9、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高等职业院校要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答:从2012年起,通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对各地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年度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委托第三方开展年度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结构和布局分析;2015年,形成“信息公开、市场导向、宏观引导、主动调整”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模式和长效机制。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起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1、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答: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2、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答:(1)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2)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要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3、产学结合的本质是什么?

答:是教育通过实务部门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按照社会需要开展专业岗位的职业培训,与实务部门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使实务部门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产学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4、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产学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答:(1)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2)要紧密联系社会实务部门和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3)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学院提供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教学活动过程和专业岗位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4)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25.什么是一体化教室?

一体化教室是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

26.什么是专业特长?

专业特长指教师在专业领域某一方面的优势和专长

27.什么是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指教师获得的人事部门认定的职称,包括教师系列职称、工程系列职称、研究员系列职称等

28.职业资格证指的是什么?

职业资格等级指教师获得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其他部委、行业、企业等颁发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29.挂职锻炼指的是什么?

挂职锻炼是指受学校或上级部门委派,以提高某一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脱产一段时间,到其他单位临时担任某一职务的情况。

30.兼职教师的含义是什么?

校外兼职教师专指聘请来校兼课的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31.如何理解“专任教师”?

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从事理论课程教学和专门从事实践项目指导与实践训练指导的实验或专业技术人员。

32.什么是“师生比”?

计算学生数与教师数之比时,学生数按各类全日制学生的自然人数计算;教师数计算范围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校内"双肩挑"的教学行政人员和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及返聘教师。兼职教师教学时数按每学期120学时进行折算。

33.如何理解“藏书量”?

藏书量以印本图书的"册"为当量,这些图书必须是被分类、编目并入藏为读者可以利用的。其它载体类型文献的折算办法为:期刊、报纸每一合订本算为1册;缩微胶卷1卷为1册;缩微平片10片为1册;幻灯片每50片为1册;视听资料(含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影碟等)每盘为1册;光盘未注明册数的每片按1册计;软盘每个软件包为1册;电子图书按所订购的种(册)相应为1册;电子期刊以每种的一个年度为1册;未注明册数的数据库按1GB为200册计。

34.“教学仪器设备”是指什么?“大型设备”指什么?

教学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合格可含订有一年以上合同期的租赁的仪器设备),计算生均仪器设备值时,用不含夜大函大的自然规模计算。大型设备指≥5万员的设备。

35.“教学经费”包括哪些?

教学经费指近两年年度事业费决算表中列支的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教学业务费(含实验费、实习费、资料讲义费等)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设备仪器维修费、教学改革经费、课时补贴费等;生均值按各年度全日制在校生的自然人数分别计算。

36.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

37.“管理队伍”包括哪些人员?

管理队伍包括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管理人员,系(院、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等。

38.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内涵是什么?

教育思想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中的一些事物的观点,如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等。

39.教学管理的职能是什么?

教学管理的职能可归纳为:“决策、规划、组织、指导;控制、协调;评估、激励;研究、创新。”这20个字。

40.何谓“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41.“学习风气”的内涵是什么?

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在学生的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42.学校的学习风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校园氛围;学生管理;教育载体;形象表现。

43.教师风范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风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的体现, 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表现。教师风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教师风范表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

44.如何理解学校定位?

学校的定位主要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