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我们的节日 春节】
“镜头下的中国年”——微镜头 大思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举办“奋进新征程 光影绘华章”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摄影活动,这也是“越团结豫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一。
学生和老师们通过手机、相机将自己家乡的红色文化、特色民俗、生态景观、美丽乡村定格于照片之上。经过征集图片、润色文字、专业筛选、思政展示四大环节,精选出了部分作品。
微镜头记录真情景,深情怀体现大思政。下面让我们跟随马院师生的镜头去体验癸卯兔年蕴藏在生活中的浓浓年味吧——
1、《家乡的“年味儿”》文化艺术学院2022级两年制数字媒体技术3班 于世佳
【作品简介】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春节的“年味儿”也在变化。我拍摄的这几幅图片是在农村小院。这里依然保留传统的春节习俗,年龄比我还大的老灶台,一家人在一起烤火,门口挂吉祥物等等。这些习俗让春节变得更加具有“年味儿”。

2、《红色印记——何家冲》 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连锁烘焙1班 桂丹丹
【作品简介】我怀着缅怀革命先烈、追溯红色回忆的无限崇敬心情,来到了红色圣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体悟红色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增强思政课上的获得感。

3、《现代下的习俗》 烹饪食品学院2022级食检2班 黄征驰
【作品简介】随着我们生活的日新月异,传统的风俗与现代化相融,幻变出现代化风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传承和选择之间,灯会和霓虹灯交相辉映。

4、《喜乐安 福来到》 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连锁烘焙1班 范哲萱、刘佳音
【作品简介】把愿望写在春联里,把思念留在烟花里;此处人间烟火,此时年味正浓;春联,饺子,烟花,年夜饭,春晚和以年为单位的团圆。

5、《最美乡村》 文化艺术学院2022级两年制动漫制作技术2班 宋健甫
【作品简介】在城市待久了,有时候就想去乡村走一走,住一住,看看山水,漫步田园。既对酒当歌,夜枕星空,也浸染烟火,感受生活的温热。

6、《美丽乡村——西溪古村》 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连锁烘焙1班 桂丹丹
红砖瓦墙、雕栏玉砌的古老村落融入现代化元素别有一番韵味,展示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完美契合,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下雪时的小年》 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连锁经营与管理1班 杨静怡
【作品简介】小年遇上下雪。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祭祖祭神、祈福求佛的日子。北方的小年,除了热闹的烟花声和祭祖祭神的钟声,还多了一份别样的美景,那就是下雪。

8、《烟火年味》 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餐饮智能管理2班 宋玥
【作品简介】人间烟火处,年味儿渐浓。小时候年味儿是一种期盼,长大后年味儿是一种回忆。灯火照人间,举杯敬此年。推杯换盏间,新年胜旧年。或许这才是过年吧,有烟火气才是真正的中国年。星光灿烂,看人间烟火年意浓。新年快乐,祝有趣有盼,无灾无难。

9、《贴春联 换旧符》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餐饮管理1班 李浩
【作品简介】“贴春联,换旧符”,在家中自己制作春联并与家人一起换掉旧联寓意着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幸福。

10、《欢欢喜喜中国年》 烹饪食品学院22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1班 薛韦丽
【作品简介】逛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庙会上对联、手工艺品等应有尽有,还有敲鼓舞狮、祈福巡游等活动。

部分马院教师作品
1、《蒸花馍 迎新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秀红
【作品简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用发面蒸花馍喜迎兔年,寓意新的一年蒸蒸日上、健康快乐!

2、《冬到云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宁宁
【作品简介】:凌冬时节,云台山草木萧萧,万山寂寂。湖面冰雪覆盖,空气清冽。疫情之后,重返景区,山水依旧,美好的生活即将归来。

3、《祈福新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文娟
【作品简介】盏盏花灯抱元夜,家家祈愿幸福年。灯笼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军事、节日庆典中,象征着阖家团圆、红红火火,意味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在春节这样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中,自然少不了灯笼会,人们将喜闻乐见的故事、民间传说用灯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一直延续至今。南京夫子庙灯笼会,从南朝发展至今,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4、《镜头下的人与自然》 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红梅
【作品简介】春节期间,身处各地的游子回归故乡,既是团圆欢聚日,也是休息调整时,捕捉身边的美,美丽乡村,最是入眼入心。镜头下的一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诠释。

5、《冬日贾鲁河》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秋燕
【作品简介】阳光、碧水、蓝天,河水滋滋流淌,野鸭贴水低飞,大雁北归,贾鲁河俨然成为市民的幸福河。

6、《春联》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世超
【作品简介】:春联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7、《诚信之印》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丽军
【作品简介】在珠海汤臣倍健透明工厂门口的“诚信印”让我们看到现代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和透明让人与人的沟通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最低化,透明是一种信心,更是一种责任。

8、《大东北的快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朴媛玲
【作品简介】终于回到我大东北啦!刚一到家,妈妈就兴冲冲地带着我和五岁的儿子去家附近的河边感受东北儿童滑冰的乐趣,直到太阳快下山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9、《寻年味,逛庙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申技红
【作品简介】袁家村同盟古镇庙会,见证了袁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就。大红灯笼渲染了铺天盖地的中国年味,而新春福娃大大眼睛中的欣喜、渴望,则代表着中国人的新春祈盼。

10、《幸福本就简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优
【作品简介】正月初一游湖,风和日丽、心情美丽、家人相守、快乐相聚,幸福本就很简单。

11、《世界上离白鹤最近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海燕
【作品简介】江西五星白鹤保护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政策,打造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体验之地,为鄱阳湖“候鸟天堂”增添一抹靓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