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要闻>>正文

【辅导员说】闫艳:浅谈新冠疫情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

发布时间:2020-05-07   责任编辑:张雨微   阅读次数:

浅谈新冠疫情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消息向人们袭来,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陷入恐慌,武汉两个字成为人们口中“病毒”的代名词,大家都不知所措。我们班的学生在群里纷纷发言,讨论新冠肺炎的症状,病毒的来源、五花八门的疫情预测;武汉封城后,学生们讨论武汉的情况、如何预防病毒、分享阻止家人出门的方法。从学生在群里的讨论可以看出,他们面对突发危机状况时的心理应激调适:一开始的慌乱,到正视问题,再到积极应对。由此可见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群聊中更明显的变化是,学生的头像不约而同地画上了口罩,有的同学发“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文字,有的同学转发官微的疫情文章,有的同学在群里辟谣,还有的同学直接参与了当地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期间,我通过视频会议开了一次班会,有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感触很深,他说:“老师,之前没觉得咱们国家哪里好,现在这么严重的新冠疫情下,看到了国家提供的医疗、物资,那么多医护人员奔赴湖北,那么多党员志愿者在大街小巷执勤安检,我觉得中国特别好,我心里感觉特别安全,特别幸福”。学生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这种笑发自内心的安稳,是国家力量给与的。

这次全民抗击疫情,给当代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坚定了大学生对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哪个国家哪个政党哪个政府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能够如此展现自我检视的勇气?无论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还是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无论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还是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起初,面对如排山倒海一般袭来的疫情,全国人民都陷入恐慌,学生们也在班级群里讨论着,他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严阵以待,有的同学支援社区、支援前线。对国家的信心,对同胞的关爱,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的底气所在。

当前阶段,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关键时刻和关键节点。牢牢把握思政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学习的作用,增强“四个自信”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修养、马克思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知。其次,在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当理论落实在实践上,理论就被赋予了生机。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到抗疫、防疫的志愿工作中,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与人民安家乐业的关系,进而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第三,利用榜样的力量,做好宣传工作。对一些理论素质高,积极参加志愿工作的大学生进行集中表扬,用他们的事迹感染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这些榜样大学生来自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将作用于大学生群体,循环往复,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使爱国在意志和行为层面上凸显出来。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谈到中国防控疫情是这样评价的:“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确如此言,中国的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深刻而全面呈现了出来,不但中国人民看到了,世界人民也看到了,我们应该继续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具有深刻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道路,引导大学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高度认同和积极践行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帮助当代大学生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opyright©2017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酒店管理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豫ICP备08106402号